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名人赛珍珠 >> 赛珍珠学术资料 >> 赛珍珠对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跨文化是关于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复合、融通,取长补短,互得益彰,都是跨文化。本文涉及的是文化亲缘关系较远的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
  文化与教育是一对连理枝,历来相伴相生。教育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保存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繁衍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对促使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充实意义重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2年召开的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发布的《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明确指出:“教育最适合于将国家和世界的文化价值传给后代,…有助于培养着重他人、社会和国际团结的意识。”。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跨文化教育是要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增进国际理解,并使其同各种排斥现象作斗争成为可能。其目的应是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异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跨文化教育的范围是大文化,它既包括教师在学校的跨文化教育教学,也包括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开展的跨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在中国,跨文化教育历史久远,特别是国家、民族文化层面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学校,专授“四夷之学”。同治年间的同文馆有英文馆,类似于外语学院的英语系。但是在中国,真正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发端太迟,没有真正形成跨文化教育实践的自觉活动。跨文化碰撞现象频仍出现,如果缺少必要的文化纾解和调和,必然影响健康、现代的新民族文化的形成。民族文化在综合国力中举足轻重,忽视跨文化教育的危害不言而喻。只重视学习、引进西方的高科技知识和管理制度,忽视了解国外的艺术、风俗、文化心态等等,特别是 “另一民族明显区别于另一民族的风俗、世界观、语言、亲属关系制度、社会组织,以及其他被认同的行事方式”,这是不彻底的改革开放,是跛足的开放。当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信息化、全球化的文化传播格局已经确立,中国正在进入广泛深入的跨文化接触,许多跨文化碰撞必然相伴相生,同时也亟需培养一批品位较高、左右逢源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因此,当前明确进行规范科学、多层面的跨文化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赛珍珠是跨文化教育的先驱和典范
  一提到跨文化教育,许多人士会联想到近现代史上学贯东西、兼通中外的大人物。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如感慨“东海西海,心理攸同”的钱锺书,还有瑞典高本汉、荷兰高罗佩、英国李约瑟等汉学家。诚然,上述人士都是跨文化教育的精英,对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许多人物中,要数美国作家、翻译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给我们今天从事跨文化教育实践的借鉴价值颇高、启示意义较大。
  1、赛珍珠在跨丈化教育方面的成就
  赛珍珠出生在美国,但是她自幼来到中国,在华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前后在华生活、学习、工作达36年之久。赛珍珠不同于其他“中国通”,她曾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启蒙,研读了10年的中国小说。她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116部著述,绝大多数是介绍中国、描写中国、阐释中国的。中国题材作品中,既有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与互补,又有作者对“了解中国人民精神内质的刻意追求”。擅长写中国题材使这位美国女性饮誉世界;另一方面,她在中国各类学校教授英国语言文学,在中国培养了一批跨文化教育人才。
  赛珍珠还倾注个人的经验、感情、文化,成功塑造了跨文化教育的理想人物形象,如《分家》中的王源,他经受住两种文化的冲突而趋向振兴本民族的新融合。王源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他又自信地吸收融化着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一个以爱国为灵魂、融中西文化精华于一身的新典型。赛珍珠借助这些人物形象,去加深不同文化背景人们间的理解。正是由于她在文化传播和慈善事业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东西方相互之间的态度才升始发生戏剧性变化,尤其是西方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改变了。
  赛珍珠在跨文化教育方面的专题论述.见于其自传《我的中国世界》等如“我在能讲英语前就会牙牙学语地说中国话了,中国人的孩子是我人生最初的朋友。他们认为美国人没有亚洲国家发生饥荒时期送来粮食。当时我接受了这种好与坏的区别,我也感到我和欧洲的西方人没有相同之处,甚至认为他们也是我的敌人。就这样,我在一个双重的世界里成长了,当我在中国人世界里,我就是一个中国人,我讲中国话,像中国人一样做事,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我分享着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当我在美国人世界时。我就关闭上这两者之间的门。在那种地方,我真不是一个外国人,我自己认为不是,我的中国朋友也认为不是。回到中国,我的思维又变得像一个中国人那样了,在美国上学的4年里,我没说过一句中国话,因为我的一个从上海来美国上学的同学不会说普通话,我也听不懂她的上海话。汉语是我的第一语言。”。赛珍珠还针对不同的传统熏陶下的西方人通常对中国作家,从西方作品中剽窃情节“深恶痛绝”,善意地劝告西方人“应转念想想,我们的传统不是中国的传统,在中国照搬另一作品的格式或情节是对它的一种赞赏”。赛珍珠作为美国最有名的阐释中国作家,在《向西方阐释中国》的演讲中强调“阐释者必须有一种谦卑的、调查研究的精神,阐释者更多地通过他的行动而非言论来展现和阐释他的祖国和文明的。只有理解和欣赏全人类的基本的人性,才能向一个民族阐释另一个民族。”即身体力行地促使跨文化教育实践。
  2、赛珍珠跨文化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位思想家的文化思想和教育思想总是融合在一起的。在中国文化史上,中西跨文化的调和较早,如明朝末年来中国的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的“合儒辟佛”策略,对基督教信仰做出一种调和解释,对中国人采取一种文化转换式的跨文化宣教,采纳了一种相当宽容且带有弹性的文化视野。但利玛窦只是闭关锁国时代来华的传教士,他的“调和论”不合学理。而到中西文化交汇、交锋且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甚嚣尘上的民国时代的赛珍珠,她虽出身传教士家庭,跨文化思想却显得博大而富有远见。
  赛珍珠在跨文化方面的学术主张与其跨文化教育思想密不可分,互为表里。赛珍珠在多次演讲中,呼吁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多地交流、理解,相互爱戴。当代学者姚君伟认为赛珍珠的许多著述,即体现了赛的相对的“文化相对主义”精神。她强调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在中美文化相遇描写中,倡导异质文化的相对的价值理念,也吁请异质文化之间的融合。她坚决反对不同文化的相互贬损甚至“妖魔化”,以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达到丰富自己文化的目的。她既发现了中西文化之异,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相同和相近的文化特征,即对世界的一些共同看法,使异族人士有了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赛珍珠阐明了一个观点:即只有通过交流才能缓和乃至消除文化冲突,从而达到丰富各自文化的目标。她倡导文化交流、文化宽容以及最终达到的文化融合将成为未来文化上的主流。这与我们今天进行跨文化教育实践的目的与要求是不谋而合的。
  “和而不同,天下一家”,这是赛珍珠跨文化教育思想的精髓。在多元文化世界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多地交流思想,在吸收对方文化中的进步成果的同时,保留本民族文化中的台理因素,形成时代特色鲜明的现代本土文化。
  3、赛珍珠跨文化教育成功探幽
  赛珍珠是跨文化教育的实践者,在跨文化教育方面取得前无古人的成绩,其中有多种原因。第一与她接受的教育经历有关,她的童年接受双语教育。一方面有家庭塾师孔先生,一方面母亲严格按照美国课程辅导。后来又在教会中学和中国同龄女孩求学,东西方语言的底子扎实。因此她不仅能说流利道地的中国官话(视之为“第一语言”),还能写圆熟秀丽的行楷,略通金石。同时对印度、韩国等东方国家文字有所涉猎。从其撰写的关于中国小说的英文论文看,她研读了汉代以来的许多经典作品,却用“第二语言”来阐释。第二,赛珍珠出身于多元文化环境。家庭环境文明宽容,对赛的童年乃是终身影响极大。赛珍珠家庭是多元文化家庭,赛氏父母亲属于异族通婚(父亲是德国血统,母亲是荷兰人),彼此尊重对方、也尊重中国人,他们不同于“一般的传教士”。赛珍珠父母不仅文化水平高,心地善良,有人道主义者的气息,特别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信仰,其父赛兆祥是位眼光深邃的学者,他研究东方佛教教义,要求子女学习中国文化,平等地对待中国人,包括家中的保姆和园丁。赛母也是一位慈善、和蔼、博学的女性。保姆王妈妈能将传教士的女儿小赛珍珠带到金山寺烧香拜佛,这在许多人难以接受,不可理解。佛教的“宽容与众生平等”对赛珍珠世界观和文化观等形成起到作用。赛珍珠身边不仅有美国人、中国人。她家的家庭医师是印度人,有一个邻居是日本人,所以赛珍珠的幼年成长环境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世界。中年回国,她的祖国美国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度,对其跨文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第三,赛珍珠长期从事对华英文教学、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以及中国题材文学创作等跨文化实践活动,她接受中国秀才孔先生“发蒙”,熟稔中国“教育习俗”,又长期教中国学生英国文学。赛珍珠认为中国学生“教给我的远比我教给他们的多”,可谓东西方的师生教学相长。她翻译中国小说《水浒》,在与中国人,特别是于熟谙西洋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化大师,如林语堂、老舍、郭沫若等交往中,提高了跨文化教育实践水平。当然赛珍珠自身的个性、思维特点也与跨文化教育成就密切关联,赛珍珠继承家风,为人宽容,“富有同情心”,有“母仪风范”,正如海伦·斯诺所说“是一位为女性而写作、写女性问题的充满母性的女性”,她仁慈宽厚,有伟大的博爱精神,为世公认。
  二、赛珍珠对推进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启示
  1、主动适应跨文化时代,全面理解先进文化
  赛珍珠生活的东西方意识形态极端对立的20世纪已经过去,2l世纪初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都标志着中国的跨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跨文化时代,我们必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概念。一个民族的文化,敢于对外开放,放于接受外来文化的挑战,是它的人民对自己的文化具有自信心的表现。只有对外开放,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淘汰落后的东西,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大胆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着眼于对人类文明成果中国化的理论指导,突破所渭“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思维定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反对“全盘西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中华民族复兴时代的文化,塑造新时代的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民族人文精神,在文化全球化中创造自己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向世界奉献民族文化的新特色,共同构建世界文化新体系。
  2、着眼培养“世界中国人”,全面理解国民素质
  邓小平关于教育工作“三个面向”的指示,在新的历史阶段,依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加快,与之并行的教育国际化的时期业已来临,教育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能动因素,不仅在整个文化对外开放时代面向世界,而且也应在开放中起到积极作用。面对挑战,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相时而动,主动拨正方向,从既立足国情,又面向全世界的角度实施素质教育战略。国民素质中不仅要有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也要有开放心态、生态意识、世界意识等等。
  尊重教育规律的共性和民族文化的个性,是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因为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承继和人格的锻造。实践证明,越是有民族或乡土特色的,越能在国际舞台上受到青睐。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要求其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强调其具有强烈,浓厚的故土观念和乡土气息,以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人格魅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面向世界的教育,应该是加重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出我们自已的中西合璧人才的世界一流的教育,也是能够造就国民现代化的教育。建构现代国民素质,需要通过学科教学传授跨文化知识,通过德育教育养成尊重、开放、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赛珍珠迷恋“中国之美”,也欣赏“美国之美”,品味瑞土独特的美、日本精致优雅的美,她“又一次陷人了对美的冥想之中,寻找世间万物的可爱之处,思考各个民族的天性是怎样以不同的美的方式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一直是她“引以为乐的事情”,形成这种“各美其美”的宽容的文化精神正是我们跨文化教育实践的培养目标。
  3、推进跨文化教育实践必须规范有序
  第一要明确跨文化教育的地位。在现行的中国教育纲要等文件中,尚无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学科教学大纲中分布也较零散稀见。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少于大众传媒中跨文化教育成分。因此国家要明确跨文化教育的位置,加强系统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建立有效的指导纲要,形成自觉的教育实践,并在教育的各个层面推开。第二要重视跨文化教育的实践。跨文化教育实践决不是办“双语班”推行“双语教学”,而是要建构“世界中国人”的人文素质。实践的形式内如了解西方在近现代对中华文化的侵略来引导学生建构“民族意识”;通过了解西方文化借鉴吸取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以及西方“汉学家”如赛珍珠等,对中国肯定性的研究、评价、阐释,引导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等等。第三要拓展跨文化教育的视野和途径。跨文化教育是全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文化交流借鉴是互动的,我们要消除本位主义的负迁移效应,积极应对,支持、参与,如组织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同时关注商业文化、市场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教育领域,密切注意新闻网络传媒中的跨文化教育,有意识地正面引导,稀释社会教育的负面因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认知,选择能力,引导培育健康向上、开放宽容的家庭文化。第四要重视抓好跨文化教育的关键环节,即课程、教材、教师、教育方法等。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标准已经有应对多元文化的许多设置。譬如新教材,以语文出版社2002年编写的《语文》为例,外国名人名作占现代文比例的1/4,其中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超过了70%,在国别上,作者分属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巴西、黎巴嫩、澳大利亚、奥地利,波兰等国,真正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培养他们全球性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与意识。这是跨文化教育实践在中国母语教材的体现。而作为课程、教材的实施者——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如何适应,如何切实较快提高教师的跨文化选择与传授能力,亟待我们重视和研究。第五要重视对跨文化教育“尖子”人才的培养。加强外语教学改革,改进外语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型跨文化交际高级人才,造就赛珍珠式的跨文化精英。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国际班--镇江二中】
【赛珍珠中美高中生交流项目】
【影视资料】
【大地风光】
© 2008-2022 Pearlsbcn.org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KingCMS 5.1.0.0812

苏ICP备0505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