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ENGLISH

任何作品,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任何作品都有其生活中的原型。赛珍珠的作品也不例外,她在镇江的生活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思想影响极大,她许多作品中的原型就在镇江。赛珍珠的《大地上的房子》中的许多内容,取之于在镇江的生活积累。如有处章节“那时,和尚将香插在香炉中,他忽然忧急着想:”如果不是孙子,偏是女孩子,那怎么办呢”便即喊道:”唉!如果是孙子呢,我就来助钱,做一件崭新的红袍给菩萨穿,如果是女孩子,那我就没有什么了!” “他走出庙,不管天气热,街上尘埃扑面再买香走到坐着两尊土地菩萨的小神堂去,他插了香,点了火,便喃喃地说道:”我爹、我、我儿子,我们都是照顾你的,现在我儿子传种了,如果不是男的,那我们就再也不来理睬你们两口儿了。”

以上内容与赛珍珠受金山和尚和住处附近的寺庙影响有关。她在《我的几个世界》中写道:去金山游览时金山住着一个巨汉,每当我看到他那又胖又大的面孔,我的心就如同冰冻住了一样。他住在那个有名的大寺庙的一个房子里,身穿灰色袈裟,有八英尺半高,身材很宽大。他坐着时两只大手放在膝盖上,平时除了做佛事一般不起来。那时候他也不大愿意站起来让我们看他有多高,除非给他钱”在赛珍珠1933年的《自传》中写道:“在我们住的那座山脚下,有幢高大而阴森的庙宇,里面住着一个性格孤僻的老和尚。假如我在漫游时走得太近庙门,他总是拿根竹竿把我赶走。我对他畏惧中杂有喜爱,站在童年的我的面前,他像个可怕的怪人。有时当我在夜里醒来,听到穿过黑夜传来的庙里钟声,那深沉、肃穆、孤独、单调的音响,使我感到颤粟恐惧。” 书中描写了一幅幅早灾,水灾、蝗灾、兵灾和匪灾的画面:“北边的大河冲破了堤塘。”“大水涨到泥屋里,泥墙受水溶解坍倒了。“那河像海一样泛滥,一块良好的农田,麦和稻秧便在海底了。”“村落好似成了孤岛。”“那年又是大荒,各处的人们忍饥挨饿,忿恨着又复碰到荒年。有的到南边去,强者铤而走险,加入了到处蜂起的匪帮,那些老弱孤独的人,学着受灾吃草,吃高地上能得到的什么叶子。许多人便死在地上水上。” 以上悲壮动人、凄苦哀切的场景的描写,也与赛珍珠在镇江的生活积累有关。

乳母王妈向她讲述自己幼年遇到的饥荒,盗匪的故事和抑强除暴、劫富济贫的传说,在赛珍珠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着她对盗匪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 1905年,江北严重水灾,灾民纷纷南逃,到镇江的不计其数,此时又逢沪宁铁路实施打通横穿宝盖山隧道的工程,崇实女中以工代赈,组织灾民运土,填平操场,实现了迁校上山的夙愿。灾民在宝盖山下和崇实女中所在风车山下搭篷栖身,在饥寒交迫中糊口度日的场面,对赛珍珠影响很大,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书中只是将苏北灾民南逃镇江己改为皖北灾民逃往南京夫子庙。书中写王龙教子求学的动机,送子求学的过程、学生求学和先生施教的情景,以及王龙欣喜的心情,先生饭后打盹、学生在其鼾声中方可”交头接耳”、”嬉闹玩耍”等描写,都与赛珍珠幼年在镇江的生活有关。 她在书中对中国妇女的媒妁婚姻,奴婢制度、妻妾制度、缠足习俗进行了描述,对中国妇女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书中对王龙3个妻子的描写,分别刻画了忠厚朴实的农妇、社会地位卑微的丫环和妓女的3个文学形象,反映了旧中国社会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些内容与赛珍珠幼年接触的乳母王妈等人的形象有关。

另外,赛珍珠获奖之作《东风。西风》、《流亡(名放逐》)的创作始于镇江。《流亡》是写她母亲传记的杰作,则有大量篇幅写她在镇江的家庭生活,向镇江妇女“传播福音”的教会工作。可以说,赛珍珠的获奖的中国题材小说,从题材到人物无不与她少儿时代的镇江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环境到习俗,无不闪现着镇江的影子、镇江的色彩。

【来源】

《赛珍珠》(刘龙、王玉国编,黄山书社出版)

《赛珍珠研究》(刘龙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

《赛珍珠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以及相关报道

【赛珍珠故居】
【赛珍珠国际班--镇江二中】
【赛珍珠中美高中生交流项目】
【影视资料】
【大地风光】
© 2008-2022 Pearlsbcn.org 镇江市赛珍珠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KingCMS 5.1.0.0812

苏ICP备05050842号